01 金兰之好 [^001]

✌️ 洪、叶二人自小一起长大,关系堪比金兰之交。

✌️ 金兰之交是描写友情的一个等级很高的形容词。

02 通家之好 [^002]

✌️ 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老爹是好朋友,通家之好。卢绾和刘邦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倘若他们是一男一女,指腹为婚也说不定。

✌️ 小明一家都是那种特别不见外的性格,不管是谁到我们家都像彼此是穿房入戶的通家之好似地,从不把自己当外人。

03 豆蔻年华 [^003]

✌️ 她年纪正是豆蔻年华;轻颦浅笑,袅娜动人。

✌️ 这些介乎大报和小报之间的报章,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04 破瓜之年 [^004]

✌️ 月光透过树梢,洒在小青的脸上,正值破瓜之年的她,婷婷玉立、眉目如画。

✌️ 小青已是破瓜之年了,可是依然象个淘气的男孩子,就爱搞恶作剧,姨妈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05 待字闺中 [^005]

✌️ 旧时女孩子十六岁要行及笄之礼,头发束起来,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她待字闺中,准备嫁人了。

✌️ 小明还有一个姐姐,他姐姐已经三十二了,仍然是独自一人,待字闺中。

06 韬光养晦 [^006]

✌️ 邓小平的目标十分明确:韬光养晦,以防引起别国不安;不出头,但通过实现社会和经济现代化来扩大中国的影响。

✌️ 很多国人误以为韬光养晦就是软弱的表现,岂不知正所谓‘鹰立似睡,虎卧似病’,面对强敌,首要的就是麻痹对手,然后待到时机成熟,猝然发起致命的一击!

✌️ 一个强大民族的领导者大多都是一些有智慧的人。他们懂得如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来提高生产力,懂得如何用怀柔政策来争取民心,更懂得在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如何韬光养晦。

07 模棱两可 [^007]

✌️ “小明是你的朋友吗?” “我认识他,怎么了?”他垂下眼帘,模棱两可地回答。

✌️ 小明做事向来喜欢直截了当,非常反感那种说话模棱两可的人。

08 党同伐异 [^008]

✌️ 官员们常常会形成不同的派系,彼此间党同伐异,勾心斗角。不但会造成国家机器运转失灵,而且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 大多数情况下,官员们都是既有为公为国的一面,也有挟带私怨的一面,既有主张正义的一面,也有党同伐异的一面,既有勇于创新的一面,也有因循守旧的一面。

09 情窦初开 [^009]

✌️ 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对情窦初开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情窦初开,在男女关系方面若受到不良的影响,容易出现早恋等问题。

10 沁人心脾 [^010]

✌️ 花儿伴随着清凉的晚风,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 茶是刚沏的,用小茶盘端了出来,—根浮茶不见,只一层薄薄的白雾漫在杯口,幽幽清香沁人心脾。

✌️ 微风似乎发出最最轻微的叹息,这声叹息竟能以其轻柔、空灵的凉爽穿透肌肤,沁人心脾,让灵魂感受到微微震颤。

✌️ 琴声犹如和风细雨一般沁人心脾,又恰似春日照耀使人暖意融融。我闭上双眼细细聆líng听这琴声。

11 锲而不舍 [^011]

✌️ 在学习上应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 小明靠着锲而不舍的意志,最终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12 万籁俱寂 [^012]

✌️ 虽然天还不算太黑,但已是万籁俱寂,街上悄无声息,没有一个人或车辆经过。

✌️ 夜半时分,我突然从梦中惊醒,四周漆黑一团、万籁俱寂。

✌️ 天空和大地仍旧一片漆黑,万籁俱寂,仿佛大自然也在沉睡。

13 前赴后继 [^013]

✌️ 雨点争先恐后地砸向车窗,前赴后继,互相交融,汇成小股滑落。

✌️ 表现在民族危亡时刻的那种前赴后继的精神,是中华文明历尽劫难流传不息的核心因素。

14 一丝不苟 [^014]

✌️ 陈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 韩昌黎曰:“业精于勤,荒于嬉。” 要想学业有成,没有捷径,唯有一丝不苟、勤学苦练。

15 书声琅琅 [^015]

✌️ 书院距离繁华热闹的闹市不足数百米,院内绿树掩映,书声琅琅。

✌️ 清晨灿烂的阳光下,庭院中的兰草弥漫出淡淡的幽香。院中一排排桌椅错落有致又干净整洁,炊烟袅袅书声琅琅,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16 南柯一梦 [^016]

✌️ 小明的爸爸期盼着他姐姐大学毕业后能成为一个公务员,最终也成为了南柯一梦。

✌️ 今天我们常以“南柯一梦”来比喻人生如梦幻般的无常。

17 目光如炬 [^017]

✌️ 他是一位已年过百岁的老人,虽然面容憔悴,眼窝塌陷,但却依旧目光如炬。

✌️ 人们没法不注意到,与羸弱、多病的身体极不相称的是面前此人有一双明亮锐利的眼睛,目光如炬,这并不多见。

✌️ 王老师阴沉着脸,目光如炬,刺得人人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 王老师目光如炬,一眼就把小明的小把戏给看穿了。小明无奈,只好低下头算是承认了。

✌️ 民国以来一大批目光如炬、言辞恳切的社会改革家和批评家的出现,让国家走上了一条自我反思的道路。

18 万象更新 [^018]

✌️ 寒冬必将过去,大地将迎来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春天。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在一片躁动不安中迎来了二〇二四年。

19 肆无忌惮 [^019]

✌️ 看到妈妈没有制止他的意思,小明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 小明大笑起来,笑得洋洋得意,笑得肆无忌惮,笑得嘶哑粗俗,我们几个面面相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0 贪赃枉法 [^020]

✌️ 朱元璋曾告诫官员说:“你们要廉洁奉公,绝不能贪赃枉法。当今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 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

✌️ 官员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要贪赃枉法,否则会自取灭亡。

✌️ 这篇文章揭露了封建官僚贪赃枉法,残忍好杀的卑鄙酷虐行为。

21 齐心协力 [^021]

✌️ 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估算的银河系中星星的总数,它们齐心戮力,共同传递着信息。

✌️ 徽商依据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了一个非常牢固和信任的商业共同体,在组织内部休戚与共,齐心合力,形成极强的竞争力。

22 俯拾皆是 [^022]

✌️ 这本书通俗易懂,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读之如饮甘露,让人心旷神怡。

✌️ 自 1951 年出版后,这本书即被视为社科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俯拾皆是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与一针见血的比喻,至今,其佳言警句仍不断被引用。

23 光怪陆离 [^023]

✌️ 返回来向下俯瞰大龙湫底下的龙潭,圆圆地夹住石崖中间,水流从翻卷的石壁上坠入深潭中,跃出来喷泻而下,光怪陆离,不能逼近观看。

✌️ 穿过隘口便赫然出现壮丽的景观,像龙宫和巍峨的宫阙,南北向又高高穹隆而起,光怪陆离,闪烁在耳目间。

24 念兹在兹 [^024]

✌️ 这组诗从诗人当时所在的夔州一直写到诗人念兹在兹的唐都长安,感时伤世,抚今追昔,就像八个乐章一样,既独立成篇,又连环扣接,共同组成一支气势磅礴的交响曲,寄托着杜甫晚年最深挚的情感。

✌️ 杜甫晚年念兹在兹,一定要回到长安,这不仅是一颗故园之心,更是一颗忧国之心。

✌️ 词中主人公送行归家,闻路上马嘶声,犹重倚朱门听马嘶。一“听”字,其心动神驰之状已如见;再着一“重”字,一听再听,其念兹在兹之情亦可想。

25 扑朔迷离 [^025]

✌️ 这本书写得迂回曲折,扑朔迷离,有种传奇小说的色彩。

✌️ 真相被揭露前,一切都扑朔迷离,百转千回。可只要找对了方法,弄清了原委,所有的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26 念念不忘 [^026]

✌️ 即使到了今天,许多人仍有着浓厚的“皇帝情结”,他们对“皇帝”情有独钟、念念不忘,使得皇帝们得以借尸还魂,整日在银幕荧屏上搔首弄姿、大出风头。

✌️ 一直到爱因斯坦去世,玻尔也未能说服他,这一定是玻尔人生中最为遗憾事。

27 念念有词 [^027]

✌️ 小明的奶奶坐在地上,捡了根树枝在地上一边划拉,口中还一边自言自语、念念有词。

✌️ 小明性格有点古怪,他经常口中念念有词,但谁也没法子听清他说的是什么。

28 振振有词 [^028]

✌️ 这一套混帐逻辑,稍明事理的人连听都不愿听。而小明这家伙,不但好意思讲出口,还经常地、振振有词地向别人宣扬,真不知人间还有什么叫做羞耻!

✌️ “只要有你一句话,这件事就不再提了。”没想到小明竟然一口拒绝,而且振振有词地说:“本来就是他错了,哪有这么容易就结束。”

29 年富力强 [^029]

✌️ 王伯伯头发也已经半白,曾经年富力强的他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

✌️ 白珊瑚虽然牙口已十九岁,但远没到年迈体弱的程度。竞技马生理寿限为二十五岁,应该说白珊瑚还属于年富力强的范围。

30 乐不可支 [^030]

✌️ 王教师被这没有掩饰的小孩子般的言语逗得乐不可支,他极力忍着笑道:“好啊。”

✌️ 看到小明一脸的茫然,三人更加乐不可支,竟是前仰后合般大笑起来。

31 久而久之 [^031]

✌️ 孩子也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调节和发泄。若长期压抑坏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令孩子形成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 学习上不努力的学生,平时总怕别人问自己的成绩,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失去自信。

32 破绽百出 [^032]

✌️ 小明的话破绽百出,至少有两个地方明显是自相矛盾的。

✌️ 这套说辞破绽百出,小明已无法再自圆其说了,只好极不情愿地把实情告诉了妈妈。

33 怒不可遏 [^033]

✌️ 他的话引得父亲大发雷霆,怒不可遏。

✌️ 王老师怒不可遏。"明天让你的家长来,"她咆哮道,"否则就不要让我再看到你!"

34 没精打采 [^034]

✌️ 由于旅途漫长路线偏僻,车上乘客个个神情倦怠没精打采,多数人都在闭目养神或者打瞌睡。

✌️ 门卫是个四十多数的大叔。他没精打采地问道,叫什么,哪个班的?

35 兴高采烈 [^035]

✌️ 《芣苢》看似单调复沓,实则别有韵味。在反复的吟咏之下,产生了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读者虽然不见采摘芣苢之人,却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采摘芣苢过程中紧张有序而又兴高采烈的情绪起伏。

✌️ 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36 一命呜呼 [^036]

✌️ 竞逐功名如同车下陡坡,凶险异常,弄不好一头扎进沟里,摔得个遍体鳞伤,更有可能粉身碎骨、一命呜呼。

✌️ 他从三楼摔了下来,四仰八叉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一命呜呼了。

37 精神抖擞 [^037]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 ] 确定已经掌握了请打上对勾!

✌️ 连续两天的艰苦训练,再加上今天酷热的天气,饶是王老师在旁不断地打气,一路上,每个人也不复刚到时的精神抖擞的模样,面上皆透出闲散之意。

✌️ 情况的逆转让小明有一种喜从天降的感觉。这个已经被折磨得快要疯掉的家伙,立刻像被打了针强心剂一样,又精神抖擞了起来。

38 精神焕发 [^038]

✌️ 轮到小明上场了。在数百人面前表演的压力,令有的人无比恐惧,却使他精神焕发。

✌️ 不管什么时候看到王老师,她总是面带微笑,精神焕发。强调文本

39 精神涣散 [^039]

✌️ 这两天王老师请了病假,有的同学明显表现出精神涣散和缺乏积极性。

✌️ 小明这几天怎么了?老是精神涣散,无精打采。

40 蹑手蹑脚 [^040]

✌️ 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家里,屋里黑漆漆的,没有一点声音。

✌️ 小明按了两下门铃,没人开门。但他仔细听了听:觉得好像听到了门后有蹑手蹑脚、极轻的脚步声。

41 奴颜婢膝 [^041]

✌️ 他为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没有半点的奴颜婢膝。

✌️ 王老师是个非常受人尊重的人,对待他人既不傲慢无礼也从不奴颜婢膝。

✌️ 小明说话的语气、动作、行事风格,以及他那招牌般谄媚的笑,处处都流露一种奴颜婢膝、猥猥琐琐的神态。

42 拈轻怕重 [^042]

✌️ 小明个性非常随和,做事从不挑三拣四,拈轻怕重,老师同学都喜欢他。

✌️ 人无论其种族、性别和年龄如何,有的人喜欢挑战压力,有的人则遇事拈轻怕重;有的人苛求功名,有的人却与世无争;有的人争强好胜,有的人则息事宁人,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性。

43 庖丁解牛 [^043]

✌️ “庖丁解牛”这个故事里,那头牛就象是我们将要面临的种种困难,而思想就是那把刀,以智慧游走于其间,最终取得成功。

✌️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只要认清事物本质,遵循事物的规律,困难往往就会迎刃而解。

44 宽大为怀 [^044]

✌️ 我自认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对人一向宽大为怀,不过这次小明的做法也太过分了,几天过去了,我还是有点气愤不过。

✌️ 看见他脸上露出稍显痛苦的表情,我暗想,也许自己应该宽大为怀,就原谅了他算了。

45 韬光养晦 [^045]

✌️ 经过近四十年的韬光养晦,中国决定要对世界说不了。

✌️ 乱世之中,炫耀武力几近于自取灭亡。相反,韬光养晦,低调发展往往能够笑到最后。

46 挈领提纲 [^046]

✌️ 父爱是贯穿《背影》的一根红线,抓住它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好文章的中心了。

✌️ 王老师讲课很有特点:他总是先在黑板上写下讲课要点,然后提纲挈领地加以讲解。

47 歌功颂德 [^047]

✌️ 宋之问的诗多为歌功颂德之作,但讲究声律,对仗工整,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汉赋是汉代皇帝最喜欢的一种文体,文人在皇帝的鼓励之下大量写作,内容则主要是歌功颂德。

48 潜移默化 [^048]

✌️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其实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 长期吟诵杜甫诗歌,久而久之定会潜移默化,让我们逐渐远离浅薄,让我们越来越稳重深沉。

49 铤而走险 [^049]

✌️ 有的人渴望富裕的生活,却又不想付出辛劳,总梦想着能“一夜暴富”,甚至选择铤而走险,做下触犯法律的傻事。

✌️ 当一个人开始担心别人威胁到他,担心自己要失去一些东西比如生命时,就会铤而走险。

50 杞人忧天 [^050]

✌️ 小明乍还没过来,我有点担心,仔细想了想,感觉是杞人忧天、想太多了,我们昨天约好的,他不会不来的。

✌️ 看到大家都很担忧,王老师安慰道,在事情状况未明前,别杞人忧天,自己先乱了阵脚!

转载请注明出处